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,其破坏力巨大,往往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掌握地震自救互救的常识,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。以下是一些地震自救互救的必备逃生急救常识。
一、地震前的准备
1. 学习地震基本知识
了解地震的成因、特点、预测方法等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
2.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
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应急预案,明确各自职责和逃生路线。
3. 开展家庭逃生演练
定期进行家庭逃生演练,提高家庭成员应对地震的能力。
4. 准备防震应急包
应急包内应包括食品、水、手电筒、急救药品等必需品。
二、地震发生时的自救
1. 室内避震
- 当地震发生时,若身处室内,应迅速寻找以下安全地点:
- 结实家具下,如桌子、床下。
- 开间小、有支撑的地方,如卫生间、储藏室等。
- 室外开阔、安全的地方。
- 伏地、蹲下或坐下,尽量蜷曲身体,降低身体重心。
-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,保护头颈、眼睛,掩住口鼻。
- 避免人流,不要乱挤乱拥,不要随便点灯火。
- 如有可能,尽快就近抓些食物和水。
2. 室外避震
- 若身处室外,应迅速跑到开阔地带,避开高大建筑物、广告牌等危险物。
- 保护好头部,避开玻璃窗、广告牌等可能掉落的物体。
3. 遇到火灾时的自救
- 保持镇静,尽快脱离火灾现场。
- 脱下燃烧的衣帽,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。
- 卧地打滚,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。
- 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,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。
三、地震发生后的互救
1. 救援原则
- 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,先易后难。
- 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,扩大营救队伍。
- 如有医务人员被压埋,应优先营救。
2. 救援方法
- 通过侦听、呼叫、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,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。
- 利用铲、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、被单、衬衣、木板等方便器材进行救援。
- 挖掘时要分清支撑物和压埋阻挡物,保护支撑物,清除埋压物。
- 清除压埋物及钻凿、分割时,有条件的要泼水,以防伤员呛闷而死。
- 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,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,递送食品,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。
四、总结
地震自救互救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。掌握地震自救互救的常识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在地震发生时,保持冷静,迅速采取自救互救措施,争取救援时间,降低灾害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