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,尤其在日常生活中,如跌倒、交通事故等情况下容易发生。掌握骨折的急救知识,对于减轻患者痛苦、防止伤势加重以及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至关重要。以下是一些骨折急救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。
一、骨折的定义和特点
1. 骨折的定义
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,分为完全骨折和部分骨折。完全骨折时,骨的连续性完全中断;部分骨折时,骨的连续性部分中断。
2. 骨折的特点
- 剧烈疼痛:骨折部位疼痛明显,活动时加剧。
- 肿胀:骨折部位出现肿胀,皮肤表面发红。
- 活动障碍:骨折部位活动受限,无法正常活动。
- 畸形:骨折部位可能发生畸形,如缩短、弯曲等。
二、骨折的急救步骤
1. 保持冷静
在发现骨折患者后,首先要保持冷静,避免慌乱。然后,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。
2. 检查伤情
轻轻触摸骨折部位,观察是否有畸形、肿胀、疼痛等症状。如有异常,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。
3. 止血与包扎
如果骨折部位出血,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压迫伤口止血。包扎时,注意不要过度压迫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4. 固定伤处
使用夹板、木板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,防止伤势加重。固定时,注意以下几点:
- 固定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各一关节。
- 固定夹板与皮肤之间应垫上柔软的物品,如衣物、布条等。
- 固定夹板应紧贴骨折部位,但不要过紧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5. 保持伤处位置
在固定伤处的同时,尽量保持伤处位置不变,避免再次造成损伤。
6. 寻求帮助
完成初步急救后,尽快联系救护车或拨打急救电话,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 不要随意移动伤者
在未进行固定前,不要随意移动伤者,以免加重伤势。
2. 不要给患者服用止痛药
在未进行急救的情况下,不要给患者服用止痛药,以免掩盖伤情。
3. 保持伤者舒适
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,尽量让伤者保持舒适,避免剧烈活动。
4.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
在急救过程中,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、心跳等生命体征,如有异常,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。
通过掌握以上骨折急救知识,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为伤者提供及时、有效的帮助,减轻痛苦,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