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异物卡喉是生活中常见的紧急情况,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更为高发。当食物、玩具碎片或其他物体阻塞气道时,可能导致窒息甚至死亡。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,如海姆立克急救法,可以在黄金4分钟内挽救生命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异物卡喉的常见原因、危险信号、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方法。
异物卡喉的常见原因
儿童群体
- 误吞小玩具:如弹珠、积木零件等。
- 误吞硬币、纽扣电池等小物件。
- 进食时哭闹、奔跑导致花生米、龙眼、荔枝核、坚果、果冻、糖果等卡喉。
成年人及老年人
- 进食过快或说话大笑时误吞大块食物:如肉块、年糕、鱼刺等。
- 假牙松动脱落,误吞鱼刺或鸡、鸭骨头碎片。
危险信号:如何判断异物卡喉?
轻度梗阻
- 患者可咳嗽、说话,但喉咙有异物感。
- 自主咳嗽排出异物,切勿盲目拍背。
重度梗阻(完全窒息)
- 无法说话、呼吸急促或停止。
- 面色青紫、双手抓喉(国际通用的窒息手势)。
- 意识逐渐丧失。
急救措施:海姆立克急救法
成人及儿童(1岁以上)
- 站在患者背后,双臂环绕其腰部。
- 一手握拳,拳眼对准患者肚脐上方两指处。
- 另一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内上方冲击腹部,直至异物排出。
- 注意:对于孕妇或肥胖者,冲击位置应改为胸部中央(胸骨下半段)。
婴幼儿(1岁以下)
- 将婴儿面朝下,俯卧于前臂,头低于胸部,支撑其下颌。
- 用掌根在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5次。
- 若未排出,转为仰卧位,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按压5次。
- 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。
这些误区可能致命
- 盲目用手抠喉:可能将异物推得更深。
- 大量喝水或吞饭团:可能导致尖锐异物(如鱼刺)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。
- 忽视轻微症状:即使异物排出,若持续疼痛、呼吸困难,需立即就医。
预防胜于抢救
- 避免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的食物。
- 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、讲话、跑步等。
- 婴幼儿不要喂食易造成窒息的食物,如奶酪棒、果冻、坚果、葡萄等。
结语
掌握异物卡喉的急救技巧,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。通过本文的学习,希望您能够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,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运用,为他人和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。同时,做好预防措施,避免意外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