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动物咬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,无论是家养宠物、流浪动物还是野生动物,其咬伤都可能引发感染、神经损伤甚至致命疾病(如狂犬病、破伤风)。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预防措施,能大幅降低健康风险。
动物咬伤的三大风险
- 感染风险:动物口腔携带大量细菌(如巴斯德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),伤口易引发红肿、化脓甚至脓毒症。
- 狂犬病风险:若咬伤动物携带狂犬病毒,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%。高风险动物:流浪犬猫、蝙蝠、狐狸、浣熊等野生动物。
- 其他并发症:破伤风(伤口深且污染严重时需警惕);肌腱或神经损伤(如手指被咬后活动受限)。
如何进行现场急救
黄金15分钟处理法
- 立即脱离危险环境:确保自身安全,避免二次攻击。若为毒蛇或野生动物咬伤,尽量记住动物特征(方便后续医疗处理)。
- 彻底冲洗伤口:关键步骤: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,可清除80%以上病毒和细菌。注意: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倒入伤口(刺激性可能加重组织损伤)。
- 压迫止血与包扎: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,浅表伤口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后覆盖透气敷料;深大伤口避免缝合,保持开放状态就医。
- 制动与抬高患肢:减少活动以防毒素扩散(如蛇咬伤)或出血加重。
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
- 伤口特征:面部、颈部、关节或生殖器部位受伤;深穿透伤、出血不止或出现麻木感。
- 动物类型:野生动物、未接种疫苗的流浪动物咬伤;被蝙蝠抓咬(即使无可见伤口也需就医,因其牙齿细小可能造成隐匿损伤)。
- 人体状态:伤者免疫力低下(如糖尿病、化疗患者);超过5年未接种破伤风疫苗,或从最后一次破伤风疫苗接种超过10年。
破伤风防控攻略
破伤风疫苗
- 接种对象:所有年龄组人群,尤其是从事野外作业、接触动物的人群。
- 接种程序:基础免疫程序为3剂,分别在第1、6、12个月接种。加强免疫程序为每年接种1剂。
- 注意事项:接种破伤风疫苗后,可能出现局部红肿、疼痛等反应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。
破伤风被动免疫
- 适应症:深部创伤、污染严重、免疫力低下、未接种破伤风疫苗的人群。
- 治疗方法: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。
总结
动物咬伤后,正确的急救处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。了解动物咬伤的风险、现场急救方法以及破伤风防控攻略,有助于降低健康风险,守护生命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