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,如心脏骤停、烫伤、骨折等。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。然而,由于信息传播的多样性,一些错误的急救常识在民间流传甚广。本文将揭秘这些误区,帮助大家正确应对突发状况。
误区一:仰头止血
错误做法
当鼻子出血时,许多人会仰头止血,认为这样可以防止血液流入喉咙。
正确做法
保持头部直立,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,用嘴呼吸。如果鼻血仍然不停,可重复此动作,每次15分钟。如果出血后30分钟仍未停止,或受伤后(例如出车祸)流鼻血,应立即去医院就诊。
误区二:假定最近的医院是最佳急救点
错误做法
在紧急情况下,许多人认为应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。
正确做法
在紧急情况下,首先拨打120电话。如果120接线员或救护人员建议你前往专科医疗中心而非最近的医院,应遵从他们的安排。专科医疗中心有心脏、中风、烧伤和创伤等专科,他们的治疗可能体现出生与死的区别。
误区三:通过交替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
错误做法
交替进行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。
正确做法
美国心脏协会呼吁只进行手部按压,而不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。停止按压的时间越长,病人的情况越糟。
误区四:肢体出血时,用止血带来止血
错误做法
在严重出血时,有些人会立即用皮带或鞋带紧紧绑住伤口以上的部位。
正确做法
在伤口处垫上消毒纱布,采用直接加压法,然后安全地包扎好伤口。如果伤口出血不止,伤口广而深,伤口处很肮脏,或者伤口是由动物咬伤引起的话,就要寻求医疗帮助了。
误区五:扭伤、拉伤,或者骨折时,设法弄热患处
错误做法
在扭伤、拉伤或骨折时,一些人会设法弄热患处。
正确做法
用布或其他东西包住冰块,以避免冰块与伤口直接接触,然后敷在患处,每隔10分钟敷一次,持续一到两天。
误区六:在车祸现场,搬动伤者
错误做法
在车祸现场,一些人会搬动伤者。
正确做法
如果出事车辆不是着火了,或者没出现特别危险的情况时,最好让伤者留在车上,等医护人员到场处理。
误区七:当眼睛有异物时,用手揉双眼
错误做法
当眼睛有异物时,一些人会用手揉双眼。
正确做法
用自来水清洗眼睛。
误区八:依靠外用酒精来降烧
错误做法
小朋友是通过肺部来吸收酒精蒸汽的,而他们对酒精非常敏感,即使是少量的。
正确做法
服用醋氨酚或异丁苯丙酸(布洛芬),若出现高烧情况,应当叫医师检查一下,或者到医院的急诊室就诊。
结语
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,对于应对突发状况至关重要。本文揭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误区,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应对突发状况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