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固定是创伤急救中的重要环节,它能够有效地防止骨折端移位,减少疼痛,防止并发症,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。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固定的基本原理、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。
骨折固定的基本原理
骨折固定主要是通过外固定或内固定来实现的。外固定是指使用夹板、石膏等材料固定骨折部位,而内固定则是通过手术将金属螺钉、钢板等材料直接固定在骨折断端。
外固定原理
外固定通过以下原理实现骨折固定:
- 支撑作用:夹板、石膏等材料能够支撑骨折部位,防止骨折端在活动时发生移位。
- 分散应力:通过固定材料分散骨折部位受到的应力,减少骨折端的疼痛。
- 稳定作用:固定后的骨折部位在活动时更加稳定,有利于骨折愈合。
内固定原理
内固定通过以下原理实现骨折固定:
- 直接固定:金属螺钉、钢板等材料直接固定在骨折断端,能够有效防止骨折端移位。
- 力学稳定性:内固定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稳定性,能够承受较大的应力。
- 早期活动:与外固定相比,内固定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关节活动,有利于恢复关节功能。
骨折固定的方法
外固定方法
夹板固定:适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。操作步骤如下:
- 清洁伤口,防止感染。
- 选择合适的夹板,将其放置在骨折部位两侧。
- 使用绷带将夹板固定在皮肤上。
- 定期检查夹板固定情况,必要时进行调整。
石膏固定:适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。操作步骤如下:
- 清洁伤口,防止感染。
- 将石膏管型放置在骨折部位。
- 使用石膏绷带将石膏管型固定在皮肤上。
- 定期检查石膏固定情况,防止过紧或过松。
内固定方法
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:适用于开放性骨折、复杂骨折和粉碎性骨折。操作步骤如下:
- 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。
- 切开皮肤,暴露骨折断端。
- 复位骨折断端。
- 使用金属螺钉、钢板等材料固定骨折断端。
- 关闭伤口,缝合皮肤。
微创内固定:适用于部分闭合性骨折。操作步骤如下:
- 局部麻醉。
- 使用微创技术,如空心螺钉、髓内钉等,固定骨折断端。
- 不需要切开皮肤,创伤较小。
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
- 无菌操作:在固定过程中,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,防止感染。
- 固定位置:固定位置要准确,避免固定过紧或过松。
- 定期检查:定期检查固定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调整。
- 功能锻炼:在固定期间,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,防止关节僵硬。
总结
掌握骨折固定技术对于急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。通过本文的介绍,相信读者对骨折固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在实际操作中,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固定方法,为患者提供及时、有效的救治,守护生命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