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,车祸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和急救技能,对于在车祸发生时及时救助伤者、减少伤亡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将为您解码必备的交通安全常识,帮助您在关键时刻应对车祸。
一、车祸现场急救常识
1. 现场安全
- 设置警示:立即打开双闪灯,在车后50-15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。
- 环境评估:观察是否有漏油、起火、烟雾等危险情况。
- 断电保护:如可能,切断事故车辆电源(拔掉钥匙或断开电瓶)。
2. 伤情判断与求救
- 快速检查伤员:
- 意识:轻拍双肩大声呼叫。
- 呼吸:观察胸廓起伏(5-10秒)。
- 立即拨打120:
- 具体地点(路标/里程碑)。
- 伤亡人数。
- 明显伤情(如大出血、昏迷等)。
3. 关键急救措施
- 心肺复苏:
- 按压位置:两乳头连线中点。
- 频率:100-120次/分钟。
- 深度:5-6厘米。
- 持续至专业救援到达。
- 止血处理:
- 直接压迫:用干净布料持续按压伤口。
- 大动脉出血:近心端使用止血带(记录捆扎时间)。
- 骨折固定:
- 用夹板/硬纸板固定伤肢。
- 脊柱损伤:绝对禁止移动伤员(除非环境危险)。
4. 严禁行为
- 随意移动伤员(尤其颈腰椎伤)。
- 给昏迷者喂水/药。
- 拔出刺入身体的异物。
- 揉搓肿胀部位。
5. 后续处理
- 陪伴伤员至救护车到达。
- 记录事故时间、伤情变化。
- 保护现场(配合交警调查)。
6. 重要提示
- 优先保证自身安全。
- 没有把握时,等待专业救援。
- 学习基础急救技能可大幅提高存活率。
二、预防车祸的交通安全常识
1. 驾驶姿势
- 正确的驾驶姿势可减轻驾驶工作的疲劳和防止操作失误。
- 高速行驶时,两手应轻握转向盘,小臂稍伸展,肘部保持稍弯曲的状态。
- 调整靠背稍向后倾斜,坐在座椅前后适中的位置,使背部第三腰椎部位可靠抵在靠背上。
2. 注视点及注意力分配
- 高速行驶时,人眼有效视野变窄并且注视点远移。
- 驾驶员应有意识地适当转移注视点,增加视觉刺激,保持精力充沛。
- 在直线路段上行驶时,注视点一般应放在几十米以外的车道标线上。
3. 遵守交通规则
- 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、标志和标线。
- 保持安全车距,避免超车、急刹车等危险操作。
- 不酒后驾车、疲劳驾驶、分心驾驶。
4. 安全带使用
- 小轿车以及其它四轮机动车均应装置供驾、乘人员使用的安全带。
- 驾、乘人员在车辆行驶时均应该系上安全带。
5. 儿童安全座椅
- 让儿童坐在后排座位上,不要让儿童坐在成人的腿上。
结语
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和急救技能,是保障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提高交通安全意识,为构建和谐、安全的交通环境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