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发烧
症状:体温升高,通常超过37.5℃。
急救措施:
- 测量体温: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。
- 保持凉爽:穿着轻薄衣物,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室温。
- 补充水分: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,以防脱水。
- 物理降温:用温水擦拭身体,特别是腋下、颈部和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区域。
- 药物缓解: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(泰诺、扑热息痛)。
注意: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(如皮疹、呼吸困难等),应及时就医。
二、头痛
症状:头部疼痛,可能伴有恶心、呕吐。
急救措施:
- 休息:找一个安静、舒适的环境休息。
- 冷敷: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头部,可缓解疼痛。
- 服用止痛药:如布洛芬(芬必得)等非处方止痛药。
- 保持水分:多喝水,以防脱水。
注意:若头痛剧烈或持续不退,伴有视力问题、言语障碍或意识模糊,应及时就医。
三、咳嗽
症状:频繁咳嗽,可能伴有痰或喉咙痛。
急救措施:
- 保持空气湿润:使用加湿器或蒸汽吸入。
- 服用止咳药:如止咳糖浆或含片。
- 充足休息:避免过度劳累。
注意:若咳嗽伴有高热、呼吸困难或持续不退,应及时就医。
四、腹泻
症状:频繁腹泻,可能伴有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。
急救措施:
- 补充水分: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,以防脱水。
- 饮食调整:暂时避免油腻、辛辣食物,选择易消化的食物。
- 服用止泻药:如洛哌丁胺(易蒙停)等非处方止泻药。
注意:若腹泻伴有高热、血便或持续不退,应及时就医。
五、烫伤
症状:皮肤红肿、疼痛,严重者可能起泡。
急救措施:
- 立即冷却: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,持续约10-15分钟。
- 覆盖伤口: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伤口。
- 避免摩擦:不要剥脱烫伤部位的衣物或敷料。
- 就医:若烫伤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,应及时就医。
六、割伤
症状:皮肤出现伤口,可能出血。
急救措施:
- 清洗伤口:用流动清水清洗伤口,去除污物。
- 压迫止血: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压迫伤口,直至止血。
- 包扎伤口: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。
- 就医: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,应及时就医。
七、中暑
症状:体温升高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意识模糊。
急救措施:
- 转移到阴凉处: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。
- 补充水分:给患者喝水或口服补液盐。
- 物理降温:用冷水擦拭患者身体,特别是腋下、颈部和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区域。
- 就医:若患者意识模糊或持续不退,应及时就医。
八、窒息
症状:呼吸困难、无法说话、脸色发紫。
急救措施:
- 呼叫急救:立即拨打120。
- 海姆立克急救法:站在患者身后,一手握拳,拳眼对准患者上腹部(肚脐以上两横指),另一手握住此拳,用力快速往后上方冲击,直到异物排出。
- 心肺复苏:若患者意识丧失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
九、过敏反应
症状:皮肤瘙痒、红肿、呼吸困难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。
急救措施:
- 呼叫急救:立即拨打120。
- 服用抗过敏药物:如非那根、扑尔敏等非处方抗过敏药物。
- 就医: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,应及时就医。
十、癫痫发作
症状:突然意识丧失、肢体抽搐、口吐白沫。
急救措施:
- 保护患者:将患者平放,避免跌倒或受伤。
- 移除危险物品:将患者周围危险物品移开。
- 呼叫急救:立即拨打120。
- 等待发作结束:不要试图唤醒患者,等待发作自然结束。
总结
掌握家庭小病急救技能,有助于在紧急时刻为家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。然而,在遇到严重病情或意外事故时,请及时拨打120寻求专业医疗救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