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夏日炎炎,游泳和涉水活动增多,随之而来的是溺水事故的风险。掌握水上急救知识,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,也是每个夏日安全出行必备的技能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上急救的基本原则、预防措施以及关键时刻的救命技能。
一、水上安全预防
1.1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
- 不宜游泳的情况:身体状态欠佳时,如疲倦、生病、生气等;切勿在饥饿或过饱的状态下游泳;禁止酒后游泳;禁止剧烈运动后游泳。
- 游泳装备:泳镜、泳衣/裤和泳帽;不会游泳或游泳不熟练者需要佩戴足够安全的漂浮设备。
- 游泳行为:禁止危险行为,如与同伴开过分的玩笑和动作;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,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向同伴打手势求救;不要在恶劣天气如雷雨、刮风、天气突变等情况下游泳。
- 游泳人群:游泳最好选择配备了救生员和急救设备的标准游泳场所;小孩应该在家长陪同下游泳;自觉身体不适者以及癫痫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游泳。
1.2 预防溺水措施
- “防溺水六不准”: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;不要在未设置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;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的水源地游泳;不要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度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。
- 监护责任:家长要掌握孩子的动向,做到四个知道,即知道孩子的去向、知道孩子的同伴、知道孩子的活动内容和知道孩子的返回时间。
二、水上急救基本技能
2.1 溺水识别
- 溺水征象:面朝岸边、口露水面、头向后仰、身体直立、爬梯动作。
- 及时呼救:发现溺水者后,应大声呼救,寻求附近人员的帮助,并立即拨打110、120急救,寻求专业人员的援助。
2.2 提供漂浮物
- 漂浮物选择:竹竿、衣物、绳索、漂浮物等。
- 注意事项: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,可向遇溺者投递竹竿、衣物、绳索、漂浮物等将遇溺者拉回岸上。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。
2.3 脱离水面
- 安全下水:只有在安全情况下才这么做!
- 施救方法:若需要入水救人,施救者应从背后接近,可用一只手从溺水者的腋下插入后握住其对侧的手臂,也可托住头部,用仰泳的方式将其拖回岸边。
2.4 现场急救
- ABCD原则:开放气道(airway)、人工呼吸(breathing)、胸外按压(compressions)和除颤(defibrillation)。
- 正确操作: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,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。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,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。
-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: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。同时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,头高足低。
三、结语
水上急救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,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,还能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。掌握水上急救知识,让每个夏日出行更加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