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中暑的症状识别
1. 先兆中暑
- 症状: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晕、耳鸣、胸闷、心悸、恶心、全身疲乏、四肢无力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- 体温:正常或略有升高。
2. 轻症中暑
- 症状:体温上升到38°C以上,面色潮红、皮肤灼热,或出现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增快。
- 体温:38°C以上。
3. 重症中暑
- 症状:
- 热痉挛:腓肠肌或腹部肌群痛性痉挛,眩晕,虚脱,低血压,高热(体温>40°C)、无汗、行为异常、神志障碍或昏迷。
- 热衰竭:皮肤凉、过度出汗、恶心、呕吐、瞳孔扩大、腹部或肢体痉挛、脉搏快、眩晕、头痛、意识丧失。
- 热射病: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,表现为高热(体温>40°C)、无汗、行为异常、神志障碍或昏迷、多器官功能障碍。
二、中暑的急救措施
1. 立即搬移
-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、通风的地方,如树荫下或有空调的室内。
- 让患者平躺,解开或脱去紧身衣物,如领带、衣扣、裤带等。
2. 降温
- 患者头部可敷上冷毛巾。
- 用冷水进行全身擦浴,然后用电扇吹风,加速散热。
- 当体温降至38°C以下时,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。
3. 补水
- 患者仍有意识时,可为其适当补充水分,喝一些冰凉的饮料等。
- 切记不能大量补水,否则,会引起呕吐、腹痛、恶心等症状。
4. 促醒
- 若中暑症状严重,可能会出现昏厥或失去意识等情况。
- 这时应掐住患者人中及合谷穴等位置,促其苏醒。
- 及时送往医院。
5. 药物
- 可服用一些药物,如藿香正气水等。
- 也可在太阳穴处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,一定程度上缓解头晕、头痛的症状。
6. 转送
-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,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。
- 运送病人时,应用担架运送,不可使患者步行。
- 途中尽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、枕后、胸口、肘窝及大腿根部进行物理降温。
三、中暑的预防措施
1. 注意防晒
- 在高温时段避免外出,特别是正午时分。
- 外出时,应佩戴遮阳帽、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。
2. 保持充足水分
- 多喝含盐分的清凉饮料,以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。
3. 注意饮食
- 避免食用油腻、辛辣、高热量食物。
-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保持营养均衡。
4. 保持室内通风
- 在家中使用空调或电扇降温。
-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、闷热的环境。
通过以上措施,我们可以在夏日中有效预防和应对中暑,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