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动物咬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,无论是家养宠物、流浪动物还是野生动物,其咬伤都可能引发感染、神经损伤甚至致命疾病。了解并掌握动物咬伤的急救知识和预防措施,对于降低健康风险至关重要。
动物咬伤的三大风险
感染风险 动物口腔携带大量细菌(如巴斯德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),伤口易引发红肿、化脓甚至脓毒症。
狂犬病风险 若咬伤动物携带狂犬病毒,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%。高风险动物包括流浪犬猫、蝙蝠、狐狸、浣熊等野生动物。
其他并发症 破伤风(伤口深且污染严重时需警惕);肌腱或神经损伤(如手指被咬后活动受限)。
如何进行现场急救
立即脱离危险环境 确保自身安全,避免二次攻击。若为毒蛇或野生动物咬伤,尽量记住动物特征(方便后续医疗处理)。
彻底冲洗伤口 关键步骤: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,可清除80%以上病毒和细菌。注意: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倒入伤口(刺激性可能加重组织损伤)。
压迫止血与包扎 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,浅表伤口可涂抹抗生素软膏后覆盖透气敷料;深大伤口避免缝合,保持开放状态就医。
制动与抬高患肢 减少活动以防毒素扩散(如蛇咬伤)或出血加重。
哪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
伤口特征 面部、颈部、关节或生殖器部位受伤;深穿透伤、出血不止或出现麻木感。
动物类型 野生动物、未接种疫苗的流浪动物咬伤;被蝙蝠抓咬(即使无可见伤口也需就医,因其牙齿细小可能造成隐匿损伤)。
人体状态 伤者免疫力低下(如糖尿病、化疗患者);超过5年未接种破伤风疫苗,或从上次接种疫苗后超过10年。
不同动物咬伤的急救方法
被狗咬 用流动水和肥皂水进行充分冲洗。用纱布擦干后,找外科医生接受彻底的清创处理,注射和口服抗生素。如咬人的狗被怀疑为疯狗时,应注射狂犬疫苗,并捉住该犬送有关单位观察和检查。
被毒蛇咬伤 立即用嘴(口腔内无粘膜破损)在伤口部位使劲吸2-3次。吸出毒液就吐掉。情况允许的话,用止血带或布带紧扎住肢体伤口的近心端,同时伤口(毒牙痕有两处)要用冰袋冷敷。并立即请蛇医或外科医生诊治,注射抗蛇毒血清和甾醇类制剂。
被毒蛾螫咬 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水冲洗,以纱布擦干后,再用水冲洗,拭净,涂上地塞米松软膏。
蜂蜇伤 立即用嘴吸出毒液。蜂螫伤时首先要将螫刺拔出,用口在伤处吸2-3次后,用肥皂和水洗干净,擦干,涂抗组胺或考的松类软膏,并以小苏打水湿敷。
鼠咬伤 立即用嘴吸2-3次。然后,用流动水和肥皂洗干净。请外科医生诊治,口服抗生素。
海蜇蜇伤 立即用带砂海水搓。然后用淡水洗,再用多泡肥皂水冲洗干净。再施以小苏打水湿敷,一般即可治愈。
总结
动物咬伤的急救知识和预防措施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。在面对动物咬伤时,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风险,守护生命。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在关键时刻采取正确的行动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