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跌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原因,无论在家中、工作场所还是户外,都有可能发生跌落事故。跌落导致的伤害程度从轻微擦伤到严重创伤甚至死亡不等。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,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,减轻伤害程度。本指南将详细介绍跌落受伤后的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,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反应。
跌落受伤的类型和评估
跌落受伤的类型多种多样,取决于跌落的高度、着地部位以及个体差异。常见的跌落伤害包括:
- 骨折:包括四肢骨折、肋骨骨折、骨盆骨折等
- 头部受伤:从轻微的头皮裂伤到严重的颅脑损伤
- 脊柱损伤:可能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
- 内脏损伤:如肝、脾、肾等器官损伤
- 外伤出血:皮肤破损导致的外出血或内部出血
- 关节脱位或扭伤
在实施急救前,首先需要对伤者情况进行快速评估:
- 意识状态评估:轻拍伤者肩膀,大声呼唤,检查是否有意识反应
- 呼吸评估:观察胸部起伏,感觉呼吸气流,听呼吸声音
- 出血评估:快速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外出血
- 疼痛部位评估:询问伤者哪里疼痛,观察是否有肿胀或变形
急救原则和步骤
在处理跌落受伤者时,应遵循以下急救原则:
- 确保安全:首先确保现场安全,避免自己也成为受害者
- 评估伤情:快速但全面地评估伤者状况
-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:如大出血、呼吸困难、意识丧失等
-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:在实施初步急救的同时,尽快呼叫急救服务
- 避免二次伤害:在移动伤者或处理伤口时,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
具体急救步骤:
初步评估和呼叫急救:
- 检查伤者意识和呼吸
- 如无意识或呼吸困难,立即呼叫急救电话(120或当地急救号码)
- 如有可能,派遣他人去接应救护车
控制出血:
- 使用干净的布料直接按压伤口
- 抬高受伤部位(如无骨折)
- 如出血严重,可考虑使用止血带(仅在必要时)
固定骨折部位:
- 不要尝试将骨折端复位
- 使用夹板或临时替代物(如硬纸板、木棍)固定骨折部位上下关节
- 可用绷带或布条固定,但不要过紧
处理头部受伤:
- 保持伤者头部稳定,避免晃动
- 如有呕吐,将伤者侧卧,防止窒息
- 不要清除嵌入头部的异物
脊柱受伤处理:
- 不要移动伤者,除非环境危险
- 如必须移动,多人协作保持头部、颈部和躯干成一直线
常见跌落伤害的具体处理方法
骨折处理
骨折是跌落常见的伤害类型,正确处理可以减轻疼痛,防止进一步损伤。
识别骨折的症状:
- 剧烈疼痛,尤其在移动或触碰时
- 肿胀和瘀伤
- 受伤部位变形或异常弯曲
- 受伤部位无法正常活动或承重
- 有时可能听到骨折的”咔嚓”声
骨折急救步骤:
- 不要移动伤者,除非环境不安全
- 不要尝试将骨折端复位
- 使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:
- 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
- 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夹板,但不要过紧
- 在夹板和皮肤之间放置软布,增加舒适度
- 抬高受伤肢体,减轻肿胀
- 冰敷肿胀部位(每隔20-30分钟冰敷10-15分钟)
- 监测伤者状况,如出现休克症状(皮肤苍白、湿冷、脉搏快而弱、呼吸急促),立即寻求医疗帮助
常见骨折的特殊处理:
- 手臂骨折:可以用杂志或厚书本作为临时夹板,用三角巾将手臂悬挂在脖子上
- 腿部骨折:不要让伤者尝试站立或行走,使用长夹板固定整个腿部
- 肋骨骨折:让伤者侧卧,用枕头支撑受伤一侧,鼓励伤者用鼻子深呼吸,用嘴浅呼吸
头部受伤处理
头部跌落受伤需要特别谨慎处理,因为可能存在潜在的颅内损伤。
头部受伤的严重程度评估:
- 轻度:轻微头痛、头晕、短暂意识丧失
- 中度:恶心呕吐、持续头痛、意识模糊
- 重度:剧烈头痛、频繁呕吐、意识丧失、瞳孔不等大、癫痫发作
头部受伤急救步骤:
- 检查伤者意识和呼吸:
- 如无意识,立即呼叫急救
- 如有意识,询问伤者感觉如何
- 不要移动伤者头部,除非环境危险
- 如有出血,用干净的布料轻轻按压伤口
- 不要清除嵌入头部的异物
- 如有呕吐,将伤者侧卧,防止窒息
- 冰敷肿胀部位(用布包裹冰袋,不要直接接触皮肤)
- 密切监测伤者状况,注意以下危险信号:
- 意识状态改变
- 剧烈头痛
- 反复呕吐
- 癫痫发作
- 瞳孔大小不等
- 鼻腔或耳道流出清澈或带血的液体
特殊注意事项:
- 即使伤者最初看起来没事,也应接受医疗评估,因为头部损伤的症状可能延迟出现
- 不要给伤者服用任何药物,除非医生指示
- 不要让伤者单独留下,持续观察至少24小时
脊柱受伤处理
脊柱受伤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,因此需要极其谨慎的处理。
识别脊柱受伤的迹象:
- 颈部、背部或腰部剧烈疼痛
- 四肢麻木、刺痛或无力
- 无法移动肢体或感觉异常
- 头部、颈部或背部姿势异常
- 严重跌落事故后出现任何上述症状
脊柱受伤急救步骤:
- 不要移动伤者,除非环境不安全(如火灾、有毒气体等)
- 保持伤者身体成一直线:
- 多人协作,一人负责固定头部,其他人分别负责肩背、臀部和腿部
- 同时移动,保持脊柱自然曲线
- 如果必须单独移动伤者:
- 使用”推板”技术:将双手放在伤者头部两侧,拇指放在下颌骨,其余手指放在耳后,保持头部稳定
- 小心滚动伤者,保持身体成一直线
- 用卷毯子、衣物或枕头固定伤者头部和颈部
- 监测伤者呼吸,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
- 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
内脏损伤处理
跌落可能导致内脏器官损伤,这种情况可能不会立即显现,但非常危险。
识别内脏损伤的迹象:
- 腹部疼痛或压痛
- 腹部肿胀或僵硬
- 呕血或血便
- 尿血
- 肩部疼痛(特别是右肩可能提示肝损伤,左肩可能提示脾损伤)
- 休克症状(皮肤苍白、湿冷、脉搏快而弱、呼吸急促)
内脏损伤急救步骤:
- 不要给伤者进食或饮水
- 不要尝试缓解疼痛或给止痛药
- 让伤者平躺,双腿略微抬高
- 如有呕吐,将伤者侧卧
- 用毯子保持伤者温暖
- 密切监测伤者生命体征
- 立即呼叫急救
外伤出血处理
外伤出血是跌落常见的紧急情况,需要迅速处理。
识别出血类型:
- 毛细血管出血:少量渗血,通常能自行停止
- 静脉出血:暗红色血液,持续流出
- 动脉出血:鲜红色血液,呈喷射状,危及生命
外伤出血急救步骤:
- 戴上手套,如有条件
- 直接按压伤口:
- 用干净的布料直接按压伤口
- 保持持续压力,不要查看伤口是否止血
- 如血液浸透布料,不要移除,而是在上面再加布料
- 抬高受伤部位(如无骨折),高于心脏水平
- 如直接按压无效,尝试压迫止血点:
- 对于手臂出血,压迫上臂内侧
- 对于腿部出血,压迫大腿内侧
- 如以上方法无效,且出血严重,可考虑使用止血带:
- 止血带应放在伤口近心端
- 用宽而有弹性的材料(如三角巾、宽布条)
- 系紧至出血停止,但不要过紧
- 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,每20-30分钟放松一次(每次不超过1分钟)
- 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
特殊人群跌落受伤的急救要点
老年人
老年人跌落后的急救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骨质疏松考虑:
- 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骨折,尤其是髋部、腕部和脊柱骨折
- 即使没有明显变形,也可能存在骨折
- 处理时动作要轻柔,避免造成二次损伤
慢性病影响:
- 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
- 跌落可能导致这些疾病恶化
- 急救时需考虑这些潜在疾病
药物影响:
- 许多老年人服用抗凝药物,可能导致出血不止
- 不要轻易给老年人服用药物
急救要点:
- 不要急于让老年人”站起来试试”
- 即使看起来不严重,也应进行全面医疗评估
- 特别注意头部受伤,老年人颅内出血风险较高
- 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变化,可能不明显但很重要
儿童
儿童跌落后的急救需要特别注意:
生理特点考虑:
- 儿骨骼尚未发育完全,可能表现为”青枝骨折”(不完全骨折)
- 头部比例大,容易头部先着地
- 体表面积相对大,散热快,容易失温
沟通困难:
- 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部位
- 观察行为变化,如拒绝使用肢体、哭闹不止等
急救要点:
- 安抚儿童情绪,减少恐惧
- 不要使用成人剂量的药物
- 头部受伤需特别谨慎,儿童颅骨薄,脑组织脆弱
- 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或饮水,可能需要医疗干预
特殊情况处理:
- 婴幼儿从床上跌落:即使看起来没事,也应就医检查
- 学步儿:跌落频繁,但需警惕异常表现
孕妇
孕妇跌落后的急救需要特别谨慎:
风险评估:
- 跌落可能导致胎盘早剥、早产或流产
- 即使腹部未直接撞击,也可能有影响
- 孕晚期重心改变,更容易跌倒
急救要点:
- 让孕妇左侧卧,增加子宫血流
- 不要轻易移动孕妇,除非环境危险
- 监测胎儿活动情况(如孕妇能感知)
-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,即使没有明显症状
特殊情况处理:
- 如有阴道出血或液体流出,不要使用卫生棉条
- 不要给孕妇服用任何药物,除非医生指示
- 如孕妇失去意识,同时考虑母婴安全
急救后的就医和后续处理
正确的急救只是处理跌落受伤的第一步,后续的医疗处理同样重要。
何时必须就医
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:
- 意识丧失或意识模糊
- 剧烈疼痛无法缓解
- 可疑骨折或脱位
- 头部受伤,尤其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头痛等症状
- 脊柱受伤迹象
- 持续出血或大量出血
- 呼吸困难或胸痛
- 腹部疼痛或肿胀
- 尿血或便血
- 关节无法正常活动
就医准备
就医时应提供以下信息:
- 跌落的高度和方式
- 跌落后的症状变化
- 已采取的急救措施
- 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
- 过敏史
后续康复
- 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
- 定期复查,确保恢复良好
- 注意观察是否有延迟出现的症状
- 心理调适,特别是严重受伤后可能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
预防跌落的安全措施
预防胜于治疗,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跌落风险。
家庭环境安全
保持通道畅通:
- 移除地面上的杂物和电线
- 确保楼梯和走廊有足够照明
- 在楼梯安装扶手
浴室安全:
- 安装扶手和防滑垫
- 使用洗澡椅或浴缸扶手
- 保持地面干燥
卧室安全:
- 床边安装夜灯
- 床高适中,便于上下
- 保持床边通道畅通
其他措施:
- 在光滑地板上使用防滑垫
- 家具稳固,避免倾倒
- 常用物品放在易取处,避免攀高
个人防护措施
穿着合适的鞋履:
- 鞋底有良好抓地力
- 鞋合脚,避免松垮或过大
- 鞋跟高度适中
使用辅助工具:
- 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使用拐杖或助行器
- 在湿滑环境中使用防滑装置
注意身体状况:
- 感到头晕或疲劳时坐下休息
- 避免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行走
- 避免携带过多物品遮挡视线
特殊人群预防
老年人:
-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,特别是平衡能力和骨密度
-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
- 考虑在家中安装监控系统,便于紧急情况求助
儿童:
- 安装窗户护栏和防护网
-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高处(如床、沙发、换尿台)
- 教育儿童基本安全意识
孕妇:
- 穿着舒适防滑的鞋
- 避免在湿滑表面行走
- 使用孕妇专用鞋或防滑鞋套
总结
跌落受伤是一种常见但可能严重的意外伤害,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。本指南详细介绍了跌落后的评估、急救步骤、常见伤害处理方法以及特殊人群的急救要点。记住,及时正确的急救可以挽救生命,减轻伤害程度,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。
同时,预防跌落同样重要,通过改善环境安全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跌落风险。特别是老年人、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,需要额外的关注和保护。
在实施急救时,务必确保自身安全,遵循”先救命,后治伤”的原则,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。急救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,建议参加正规的急救培训课程,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。
最后,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,但万一遇到跌落受伤的情况,希望本指南能为您提供有用的帮助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